運營商級IT系統改造
一、項目背景和現狀
目前無線網絡處于4G與5G的過渡階段,電信營運商已實現全面的FTTB甚至FTTH的城市布局,千兆干線已經普及到各個樓宇,終端用戶已經實現百兆網絡的接入應用,而且這種網絡應用狀況還處于不斷升級發展之中。電話方面,營運商已經開始推廣IPPBX基于網絡的應用。這就是現在的社會信息化的大環境。
二、目前大部分客戶整個網絡系統存在以下問題:
- 系統線路混亂(網絡部分從設備到終端的線路雜亂、沒有連接拓撲圖資料,一旦出現問題無法立即處理)。
- 網絡機柜內部空間狹小、凌亂、設備堆放不合理導致散熱條件非常差,很容易導致故障。
- - 網絡線路布線不合理,室外網線裸露敷設,構成引起系統遭雷擊的最大隱患。
網絡系統配置簡單,采用舊式百兆設備,無法通過網絡設備對系統進行有效的網絡管理,人員可以隨便采用無線網卡接入網絡,導致如體檢系統難以流暢運行.
- 多條獨立的運營商網絡“無規則”接入,與原有網絡信息點位并存使用,造成不必要的費用支出
- 語音交換機布置散亂,并且與其他散亂的獨立電話并存,增加不必要費用是其一,重要的是電話交換機難以發揮其功能作用,起碼無法統一差轉、無法體現設備所具備的各項管理的應用功能.
- 監控系統部分模擬、部分網絡高清,監控室無法顯示所有視頻和完整存儲,顯然是在無整體管理情形下,無規則建設所導致。
三、項目需求分析
- 首先是大方向的問題:如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,打造適合時代的應用網絡?
- 并非機房做好防雷就能夠一了百了,網絡線路上每一個節點都是雷擊弱點,如何徹底解決目前位于雷區的“感應雷”雷擊隱患?
- 如何實現有效的網絡管理?這并不是簡單理順每條線路的問題。
四、實施方案
第一、機房統一部署,完善機房配置建設,重新部署主干匯聚線路,采用光纖下行敷設到每個樓宇。
第二、引入EPON技術,采用無源光網絡方式組建主干網絡,避免雷擊,減少日后線路維護成本。(整個主干線路采用光纖、節點采用無源分光技術從而有效實現避雷)
第三、重新部署網絡主要設備,采用防火墻作為網關,統一接入營運商光纖,對每個內網IP限流管理。
第四、統一部署IPPBX,初步設置語音接入網關。
第五、重新配置核心交換機,把重要應用進行物理隔離,通過VLAN技術,把網絡應用如體檢系統、監控系統、wifi系統、電話系統等做到“既可隔離獨立、又可以控制互通互聯”。
第六、整理好各樓宇水平線路。
這樣規劃的作用闡述:
- 按以上策略實現部署,不但能夠使網絡系統能夠隨時與信息化發展實現同步,更能夠具備以下特性:
- 一體化機房,實現更好的保密性能和更高效的網管;
- EPON技術的應用,能夠與營運商光網絡的發展實現同步,EPON內網提供了穩定,避免雷擊的主干線路系統,實現每路主干上下行千兆數據傳輸;
- 把各種應用系統、監控系統、PBX語音等數據在同一EPON系統上實現流暢、一體化的數據傳輸;
- 系統的易管理將通過移動式APP應用、遠程或本地管理等方式得到完美體現。網管人員可以輕松掌握故障節點所在,及時安排排除故障。
五、主干網絡規劃
拓撲說明:
上圖中間部分代表主干光網絡,這個主干系統采用了EPON技術,整個光網絡,室外部分全部采用光纖和“無源分光器”組成,構成無源光纖主干系統。
所有應用的接入統一部署在機房,包括體檢系統、IPPBX、無線網絡管理、視頻監控存儲、酒店管理、OA等等。
核心交換機提供接入和VLAN功能,對不同系統進行隔離、對各個終端IP實現隔離或互通管理。
機房的防火墻作為系統互聯網出口,同時提供對每個IP的帶寬管理、網絡接入管理。
如圖,ONU是EPON的邊緣設備,一般部署到每個建筑內部,ONU提供的接口是RJ45或光口,能夠通過網絡交換機擴展信息點位、或擴展出WiFi、通過IP電話網關擴展模擬電話接口等應用端口。
OLT是EPON的核心匯聚端,OLT可以通過各種功能板卡實現主干線路的擴展,能夠擴展出多路千兆(上下行千兆)的主干光路。每條主干光路可以通過分光器分出最多64路支路光纖對應接入64個ONU設備。
六、網管介紹和機房建設
設計總則
機房改造工程建設是一個從長遠戰略并圍繞信息化建設需要,建設一個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備、安全可靠、投資合理的現代化計算機中心機房,以滿足未來業務系統數據處理的需要,保障網絡信息和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,同時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高效的管理手段。
機房的設計與改造以安全可靠、技術先進、經濟實用為宗旨,建成后要達到電信級機房的相關標準,滿足業務對數據機房的要求。
設計準則:
1.實用性和先進性
機房的建設,首先應滿足機房的功能要求,機房工程建設中需采用當前最為主流成熟的技術和設備,既能滿足當前的需求,又能兼顧未來的業務需求。
2.安全可靠性
設計必須滿足計算機設備運行的安全可靠性。要設立完善可靠的配電系統、空調系統及網絡系統。
3.靈活性與可擴展性
設計必須具有良好的靈活性與可擴展性。物理空間上具有一定的擴容空間,設備選型上要留有余量并擴容方便。
4.標準化
設計應基于機房設計標準,電力電氣保障標準以及計算機網絡標準,堅持統一規范的原則。
5.可管理性
在本機房的設計中,必須在物理空間的分隔上也要充分考慮人員流動的合理性可管理性。